最佳答案
我们知道,在二战期间,美国与德国是同时进行原子弹的研发的,但是后来,美国的原子弹研发出来了,而德国的却没有研发出来,这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当时,负责德国原子弹研发理论
我们知道,在二战期间,美国与德国是同时进行原子弹的研发的,但是后来,美国的原子弹研发出来了,而德国的却没有研发出来,这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当时,负责德国原子弹研发理论工作的海森堡,在计算原子弹所需要的铀材料的质量数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本质只需要几十千克的铀,被他算出来说需要几吨,这使得德国人对造原子弹失去了信心。
因为铀材料要找到几十千克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几吨的话则很难找到,而且即使做出来了,飞机上也放不了那么重的原子弹,不好投弹了,所以,德国人在原子弹的研究过程中陷入了消极,这个是主要的原因。那么,原子弹的临界质量(就是原子弹要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核材料的质量)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广岛原子弹“小男孩”
在铀235的块状物体中,假设是正方体形状的,那么可以通过数学物理方程求出铀235的临界体积,我们假设u是中子的密度,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中子的密度随着时间是再朝外扩散的,满足扩散方程,同时中子的密度u还因为链式反应而在不断增加,增加的速度是正比于中子的浓度的,也就是说,中子越多,则中子密度的增加就越快——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指数式增长。因此,在中子的扩散与增殖的作用下,就会有一个临界体积,当体积大于临界体积的时候,中子浓度会随着时间指数发散,原子弹就会爆炸。
建设铀立方体的长度是L,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二阶偏微分方程,这个方程是由扩散方程与增殖项一起来决定的——对大学物理系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
u t -αu xx =βu(0≤x≤L)
这是一个一维的方程,其中u(x,t)是中子的密度。
这个方程再加上边界条件是可以求解的,假设在铀块的边界上还没有中子逃逸出来,那么,最简单的边界条件是u x =0 =u L=0 =0。因此,这个2阶偏微分方程可以通过分离变量的方法求解,解可以写成无穷项级数的求和:
观察e的指数项,如果要让整个解是指数发散的,就需要指数项是e的正数次,所以,对于第一项就应该有如下结论:
这样我们就求出了正方形形状的U原子弹爆炸的临界尺寸,(乘以密度也就是临界质量):
其中,α是中子扩散系数,β是中子的增值系数,n是正整数,最小可以取1。
因此,只要在实验室测量出α中子扩散系数以及β中子的增值系数,就可以估计出原子弹的临界质量了。而海森堡在这里却犯了很大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