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张振营|文
鲁山县是全省乃至全国典型的柞蚕主产区,丝绸文化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朝,“鲁山绸”就被列为贡品,并踏上了
张振营|文
鲁山县是全省乃至全国典型的柞蚕主产区,丝绸文化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朝,“鲁山绸”就被列为贡品,并踏上了大唐帝国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各国。1914年,鲁山绸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获“国际金奖”,被誉为“仙女织”。
时至今日,鲁山县很多农民仍在养柞蚕,但大多粗加工成蚕丝,而丝绸却难得一见。鲁山绸分山丝绸和家丝绸两种。山丝绸是用柞坡上放养的柞蚕的茧抽丝织成,家丝绸是用桑叶在室内养的蚕的茧抽丝加工而成。山丝绸因手感粗糙,不易上色等原因,使其远不如桑绸受欢迎。
据了解,鲁山山丝绸已断产20多年。家丝绸目前全县还仅剩一家在生产,这就是居住在李老庄村的农民岳石头家。
李老庄位于鲁山县西北部瓦屋乡和观音寺乡交界处,李老庄村前有两座小山夹持,在公路上跟本看到不到村庄的影子,从公路上下得沟来,豁然开朗,古树老屋,就在眼前。
岳石头家离老村大概有1000米的距离,越过一条河,一片竹林中隐现着两处宅院,后边的一家就是岳石头的家,家丝绸就产自他家的老屋里。
我来到这里时,正值5月中旬,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翠竹着新妆。村里的人正忙着收菜籽,而岳石头夫妇却在忙着与丝绸有关的事。
岳石头刚去河里漂丝绸去了,老岳的老伴杜爱勤正在摆弄筐里的幼蚕。诺大的竹筐里养着一层蚕,青中泛白如豆青虫一样的幼蚕在筐中蠕动。真难想象,这丝滑的白绸正是源自这种小虫子。
为了养蚕岳石头家的三亩地都种成了桑树。现在他们夫妇的职业就是养蚕织绸,不用再干其它农活了。
鲁山家丝绸,柔软、光滑、吸汗、耐碱、无皱纹、养皮肤、不沾身、不起痒、透气好、手感好。但要经过植桑养蚕、煮茧缫丝、络丝打纬、刷丝刷经、上机织绸,最后炼绸等几十道工序,工序繁琐也累人,市场需求量也不是太大,加上没有出去打工什么的来钱快,所以慢慢地从事这项工艺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岳石头之所以能够坚持,一是认为从事这项职业还可以养家糊口,二是不想让这门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
岳石头的父亲岳玉松8岁时就到一家加工家丝绸的大户人家当学徒。学成了整套养蚕织绸技艺,后来还当上了师傅,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这个行当。老人家90岁还可以上机织绸,96岁还能络丝,98岁时无疾而终。
岳石头16岁那年高中毕业时正值“文革”,学不能再上了,想着干织绸这活儿还能养家糊口,就接了父亲的班。到父亲的作坊,成了一名学徒。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心灵手巧,岳石头上手很快,没过几年就掌握了养蚕织绸的全套技艺。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大集体的时候,别人干农活一天只能挣几毛钱,但当时的绸子一匹就能卖到60元,平均下来他一天能挣十几元,岳石头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岳石头家的两间南屋是个展室,里边有摄影家为他拍摄的制作工序照片,对着照片他讲述了大概的工序。
主要工序有:值桑、煮茧缫丝、络丝打纬、牵经、套头、闯轴、刷丝刷经、上机织绸,炼绸、最后晾晒。从养蚕到抽丝有十三道工序,再织成绸,又是20多道工序。蚕茧收春秋两季。
以春季为例,每年5月初他从蚕种基地买来大约有6万只幼蚕,最终能结茧80公斤左右。从幼蚕接到家到结茧大约一个月时间,分五龄段,全以桑叶为食。收茧之后首先筛去黄斑茧、双公茧和薄皮茧等不适宜抽丝的坏茧,随后还要蒸茧,为的是防止蚕蛹生蛾,蒸过后还要晾干,这样的蚕茧能储存两年。
然后是缫丝,就是把蚕茧放在约80℃的清水中浸泡,蚕茧会慢慢变软,蚕丝逐渐分离,此时需人工将丝抽出来,一般28至32根丝捻成一股,然后再缠绕在滚轮上自然晾干。缫丝之后是络丝,也就是把晾好的生丝一根一根缠绕在丝锭上。
作坊里,老岳的老伴杜爱勤正在从事这道工序,工具很不起眼,但稍不留神就会断丝,影响绸子质量。杜爱勤23岁嫁过来就开始干这活儿,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还不能完全操作全套工序,现在主要负责络丝和打纬。
络丝后要牵经、刷经、打纬,就是把蚕丝捋顺,为上机织绸做准备。这一切之后就要套头了,将一根根细丝接在织绸机上,一般2000根丝头套好要花费两天时间。
织绸的几个妇女都是岳石头家的亲戚,别人不愿意学,他就动员亲戚来帮忙。一台上百年的机器吱吱响个不停,织绸机上还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上下龙张口。下联是:左右凤点头。横批为:勤劳致富。一般织好一匹绸子要4天时间。
生绸下机,将丝织成绸,这时的绸叫生绸,质感硬,不能做衣服。要经过后面极为细心的处理,将生绸变成熟绸才能销售,用行话说这叫炼绸。所谓炼绸,就是先将生绸浸泡在高温碳酸钠溶液中数小时,其间要不停地翻动,捞起的时间完全靠经验,捞得早了不行,捞迟了也不行。
分秒的误差就会影响到丝绸的质量。然后将丝绸放在阴凉处晾干,不拧光晾。晾干后的丝绸放入用猪胰子滚沸的水中反复搓洗半小时左右,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天3夜。浸泡的关键是丝绸不能有一点点露出水面,一旦露出水面丝绸就会出现黑斑,影响质量。
浸泡完后,捞出拧至八成干,置于阴凉处,等到晾至九成干时叠齐,用棒槌捶击后摊开晾晒。经这样处理过的丝绸耐酸碱,放置几十年也不会变质。
每年春秋养两季桑蚕,一年收茧160公斤左右,抽丝30多公斤,可加工30匹丝绸,每匹售价2000多元,年收入6万多元。岳石头的手工丝绸因产量有限,产品并不愁销路。来买货的多是熟人,还有熟人介绍的人,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来买。
2013年,岳石头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原养蚕织绸技艺(鲁山绸织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就是说,就目前来看,河南省能独自完成养蚕织绸全部制作技艺的人唯有岳石头,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寥若晨星,目前我省相关部门正在将这一技艺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石头的3个子女都上了大学,他的技艺到了无人传承的地步。
作者简介:
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河南经济日报记者,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