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编者按】
如果要评选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那么1830年代的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执政时期肯定能排得上号。杰克逊出身贫寒,早年从军,在1812年美英战争中一举成名,并
【编者按】
如果要评选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那么1830年代的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执政时期肯定能排得上号。杰克逊出身贫寒,早年从军,在1812年美英战争中一举成名,并于1829年当选为美国第七任总统。在他当政期间,虽然有维护联邦统一、提高总统职权等政绩,但也有许多被后世所诟病的恶政,比如让政府内贪污横行,拉帮结派,腐朽不堪的分赃制度;又比如他对银行的抵制,最终让第二银行(基本相当于后来的美联储)垮台,使美国的经济陷入倒退。在他执政期间,最不堪回首的要数1830年推出的《印第安人清除法案》,这一纸条文让生活在美国境内的各个部族的印第安人面临灭顶之灾,导致了原住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断绝了文化传承。这其中,切诺基等分布在东部的部族首当其冲地受到驱逐条例的影响,他们走出的眼泪之路是对这段历史杜鹃啼血般的见证。
所谓的眼泪之路(Trail of Tears,又作血泪之路),就是在1830年之后,受到美军驱逐的东部原住民向西部的印第安领地(Indian Territory)保留区迁移的过程中所走的路线。狭义的眼泪之路特指切诺基人的迁移路线,这条路从今田纳西州一带的切诺基人故乡出发,越过田纳西河、俄亥俄河以及密西西比河,进入密苏里、阿肯色一带的平原,最终通往主体位于今俄克拉荷马州境内的印第安领地。而广义的眼泪之路则包括了许多其他民族迁徙的路径,包括陆路和水路等不同的途径。
眼泪之路示意图
肖尼人的诅咒
在欧洲人到达北美洲之前,北美大陆上生活着上千个原住民部族,其中在东海岸有阿布纳基、佩科特、莫西干、易洛魁、波华坦、萨斯奎哈纳、勒纳普等上百个不同的部族。当欧洲人登陆以后,这些原住民的平静生活便一去不返了。由于地理的隔绝,原住民对欧洲人以及非洲黑奴所带来的病毒毫无抵抗力,在与欧洲人接触之后,病毒在原住民里大肆传播,他们的人口数迅速减少,一些部族甚至十不存一。幸存下来的原住民又被卷入了战火之中,原住民要么直接面对欧洲人的枪炮,要么成为欧洲大国之间战争的炮灰。
比起广阔而荒芜的西部平原和山地,交通发达、发展迅速的东海岸地区的原住民受到的冲击更大。比如佩科特人因为和荷兰人交好,在1636年被意图抢占荷属地区的英国人击溃,几乎灭族;擅长讲故事、留下了诸多神话传说的勒纳普人,为了逃避七年战争及独立战争的战火而远走他乡,最终辗转到了俄克拉荷马;曾经组成了强大联盟的易洛魁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陷入了内乱,其六个大部中,四个支持英国,两个支持北美大陆军,美国独立后,支持英国的四部被各个击破,地盘被纽约和宾夕法尼亚瓜分,而支持大陆军的两部也未获重视,逐渐在移民潮中被冲散,最终被历史吞没。到了19世纪初,东部的上百个部族里,值得一提的,只剩下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西侧及俄亥俄河谷地区的肖尼人,以及以切诺基人为代表的、思想比较开放的南方五部。
被全世界称道了两百年的美国《独立宣言》里,有句很有名的“人人生而平等”,但当时美国国父们所指的“人”是有局限的,妇女和黑奴不在其中,原住民当然也被排除在外。美国建国之后,其国土内的各部印第安人,大多数都没有被当作美国公民。虽然杰克逊总统签署驱逐条令是在1830年,但由于印第安人常常占据着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交通线路,美国军队对东部印第安人的驱逐早在其建国之初就开始了。
肖尼人的酋长
第一个被美军动刀的部族是肖尼人。 肖尼人是密西西比河以东各民族里最善战的一个,他们的活动范围在阿巴拉契亚山的腹地,以及山西侧的河谷低地和密林里,崎岖的地形和茂密的丛林是他们最佳的掩护。曾经的英国人就从来没在肖尼人身上捞到多少便宜,而美国人对肖尼人的作战也打得十分艰苦。1794年,肖尼人与五大湖地区的怀安多特人、齐佩瓦人、迈阿密人、休伦人等部族组成了西北联盟,并联合了加拿大的英国人,一起对抗美国人的进剿。虽然在倒树之战后败给了美军,但肖尼人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从那以后,他们返回了自己的主场,继续和美国人周旋。
倒树之战(来自大英百科)
在19世纪初的麦迪逊总统时代,美国处于困境之中。欧洲由拿破仑挑起的战火阻断了大西洋上的商路,美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起义暴乱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政府高层的党派之争以及南北方之间的制度和利益之争也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原住民和美国人的冲突就成了美国转移矛盾的借口。1810年前后,美军再次对肖尼人展开进剿。阿巴拉契亚山上纵横交错的小径为肖尼人提供了最好的主场掩护,也让美国人多次陷入伏击圈。此时肖尼人的领袖叫做蒂卡姆西(Tecumseh),在他的号召下,周围各部族纷纷前来支援肖尼人,共同守卫自己的土地,组成了蒂卡姆西联盟(Tecumseh's Confederacy,又译特科抹人联盟)。在蒂卡姆西的领导下,这个联盟作战十分生猛。
蒂卡姆西画像
但蒂卡姆西再是骁勇,也扭转不了历史的潮流。在美军的重兵压境下,蒂卡姆西不得不率众撤到了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到达了印第安纳领地(今印第安纳州)境内。1811年,肖尼人在迪波卡奴被美军击败,其重要据点先知镇被占领。迪波卡奴之战在原住民历史里的地位,就好比中国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安史之乱或者鸦片战争等等,属于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一战,如果没有这一仗,说不定肖尼人真的就可以和英属加拿大串通一气,威胁美国后方了。就连地质界在给北美的六大地层系列命名的时候,其中一层也叫迪波卡奴碳酸岩系列。
迪佩卡奴之战(来自大英百科)
到了1812年,内外交困的美国为了进一步转移矛盾,进攻了英属加拿大,美英之间再度开战。蒂卡姆西立刻和英军结盟,共同对抗美军。然而,被阻隔在内地的肖尼人基本得不到英国人的支援,在美军的围攻下,他们不得不继续往北转移,一直走到了加拿大境内。美军尾随着肖尼人,进入了加拿大,来到了伊利湖北岸马拉维安附近的泰晤士。蒂卡姆西率众做了顽强的抵抗,不幸阵亡。
蒂卡姆西成为了各部印第安人的英雄,关于他身后的传说从此层出不穷。比如民间盛传,蒂卡姆西死前,对击败自己部族的美军将领威廉·哈里森耿耿于怀,并对其施以诅咒。后来,哈里森当上了美国总统,却在就职仅仅一个月之后便染病去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在职时间最短的总统。又有传言说,蒂卡姆西立下毒咒:自己死后,每一位在尾数是零的年份胜选的美国总统都将在任期内死去。这便是美国历史上曾连续一百多年挥之不去的特科抹人诅咒:一连七位在尾数是零的年份胜选的总统在任期内死亡,包括哈里森(1840年胜选,就任一月后病故)、林肯(1860年胜选,任期内遇刺)、加菲尔德(1880年胜选,就任半年后遇刺)、麦金利(1900年获连任,任期内遇刺)、哈定(1920年胜选,任期内病故)、小罗斯福(1940年连任,任期内病故)和肯尼迪(1960年胜选,任期内遇刺),直到1980年胜选的里根总统在遇刺之后生还,才打破了这个诅咒。
不管蒂卡姆西是否真的立下过这些诅咒,这种传说能迅速流传开来,体现了当时的原住民对蒂卡姆西这位英勇的领袖的怀念与感激,以及对美国人的仇恨。然而,肖尼人此时败局已定,他们的余部向西退却,在密苏里河沿岸继续抵抗美军,最后彻底失败,于1860年代被迁到了俄克拉荷马。
被各个击破的五大文明部族
肖尼人失败了,南方五部便出现在了美国人的清洗名单中。南方五部包括切诺基、乔克托、奇克索、克里克和赛米诺五个部族,他们都生活在美国传统上的南方,也就是今天美国的东南地区,从密西西比河一直到佛罗里达半岛的这一区域。这五个部落有个共同点:思想开放,欧化程度很高。历史上,他们是最早一批和欧洲人接触的原住民,而且是同时和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三大殖民势力的接触,因为这一区域正好是这三股势力的交汇区。其中的乔克托人甚至分成了东、西、南三个大部,分别和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结为了盟友。
在和欧洲人的长期交流和贸易中,这五个民族逐渐接受了欧洲人的宗教、科学和艺术,甚至有的部落还接受了欧洲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文明程度相当高,因此被称为“五大文明部族”。比如,乔克托人发明了一种类似曲棍球的体育项目,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球类运动之一;切诺基人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药学体系,可以医疗许多简单常见的病症;奇克索人钟爱艺术,能歌善舞,且很早就接受了基督教;克里克人为了迎合欧洲文明,内部主动发起过变革;塞米诺人在人权问题上甚至比当时的白人更先进,他们主动收留从种植园里逃出来的黑奴,不仅为他们提供庇护,还和他们通婚,形成了黑赛米诺这么一个分支。
乔克托人发明的球类游戏Stickball(来自印第安日报网站)
由于高度的欧化,这五个民族中的切诺基人成为了少数被建国初期的美国认可为公民的原住民部族。然而,开放的思想和公民的身份并没有成为这五个部族的保护伞。和肖尼人等其他部族一样,他们也没能逃过被美国人围剿清除的厄运。
这五个部族里,第一个惹祸上身的是克里克人。1811年3月25日,一颗硕大且闪亮的彗星出现在南船座方向的天空,被法国的天文学家最先观测到。随后,这颗彗星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在夜晚目睹这一奇观,它甚至在半个世纪后被托尔斯泰写进了《战争与和平》里。克里克人也看到了这颗彗星。接受了欧洲科学洗礼的大部分克里克人,相信这是一种天文现象,但仍然有一些迷信的顽固派认为这颗彗星是不详的征兆。这些人声称,这颗彗星的出现,是因为克里克人的全盘欧化触怒了祖先的神灵。在他们的唆使下,一部分克里克人发起了反对美国、反对欧洲文明的暴动,而开明派的克里克人则坚决不向顽固派妥协,于是克里克内战爆发了。
彗星是不详的预兆,虽然是迷信,但这一次还真的言中了。就在彗星出现后不久,世界上便爆发了两场大战:拿破仑东征俄国,以及1812年美英战争。于是,克里克内战很快就演变为1812年美英战争的一部分,开明派(下克里克人)和顽固派(红签克里克人)分别声称和美国与英国结盟,展开了残酷的厮杀。到了1814年,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告一段落,腾出手的英国人对北美派出了重兵。陷入危机的美国决定先安内再攘外,于是在3月底,时任将军的安德鲁·杰克逊对反对美国扩张的顽固派发动了总攻,于马蹄河湾(今阿拉巴马州东部)几乎全歼了顽固派克里克人的部队,一举平息了克里克内战。此战之后,杰克逊也不管是敌是友,把顽固派和开明派的大片土地都统统占领。从此以后,原本势力范围遍及佐治亚和阿拉巴马两个州的克里克人,只剩下了零散的小片土地。
马蹄河湾古战场航拍图
继克里克人之后,下一个遭殃的是塞米诺人。1810年代,佛罗里达半岛还是西班牙人的地盘,但西班牙的国力已经大为削弱,当地真正的主人是塞米诺人。自从几百年前从克里克人中分化出来之后,塞米诺人就世代经营着这个温暖湿润的半岛,在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如今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还以塞米诺人为图腾。1816年,美英战争结束后不久,杰克逊就把手伸向了他觊觎已久的佛罗里达半岛。但是,刚经历一场大战的美国并不想立即又和西班牙人发生大规模战争,于是在进军佛罗里达的时候,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征讨在美英战争中支持英国的塞米诺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NCAA橄榄球赛前的塞米诺人仪式
此时的西班牙帝国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眼见美国人入侵自己的地盘,却只派出了少量的军队和美军比划。这样,保卫佛罗里达的重任便由塞米诺人承担,这场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赛米诺战争。塞米诺人毕竟不是美军的对手。到了1819年,佛罗里达全境都被美军占领,第一次赛米诺战争结束,落魄的西班牙人彻底放弃了佛罗里达,而塞米诺人则元气大伤。如愿以偿地拿下了佛罗里达半岛后,美国人意识到,塞米诺人竟然敢替西班牙人出头,日后或许会成为心腹之患,于是在之后的时间里,对塞米诺人不断地进行打压。
眼泪之路上的血泪史
1829年,战斗英雄安德鲁·杰克逊入主白宫。这位民主党的创始人,在大闹第二银行的同时,于1830年签署了《印第安人清除法案》。从此,美军便开始“依法”清洗原住民各部族。实际上,这条法案并非直接允许美军去进攻原住民。这里所谓的清除(Removal),是允许政府和原住民各部进行土地交换的谈判,用西部的土地来换取东部原住民部落所占有的土地。
这条法案实际上针对的是南方的五个部族。杰克逊签署此法案,除了他早年和原住民打过很多仗,心里可能存有偏见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获取美国南方人的支持,以维护美国联邦。当时美国南方各州的人口数暴涨,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又对土地有着大量的需求。南方的五个原住民部族,占据了大量的优质土地,甚至占有一些金矿,这让南方的美国人非常眼红。这条法案一通过,南方人纷纷表示支持,因为那些被原住民占据的土地,很快就可以落到自己的手上了。当时,美国南北方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将马萨诸塞州拆分以平衡南北方在国会的势力)表面上稳定了南北局势,实际上加剧了南北方之间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对立。所以,杰克逊在这个时候通过的《印第安人清除法案》,对美国来说,确实有避免(至少是延缓)国家分裂的意义。
然而这项法案却让原住民成为了牺牲品。法案里名义上说是进行自由平等的土地谈判,执行的时候实则是各地政府纷纷对原住民施压,用各种手段逼迫他们离开世代生活的故乡,迁往远方的那些陌生而贫瘠的土地,如有抵抗,美军将找借口随后跟进,进行强制驱逐。
安德鲁·杰克逊
杰克逊总统及其继任者范布伦总统将该法案执行得相当彻底。在他们执政期间,南方五大文明部族超过12万原住民被送进了印第安领地。乔克托人是第一个西迁的部族。该部于1830年法案推行不久之后,决定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却被美军轻松击败。在政府和美军的双重施压下,他们率先走上了西迁的路。由于是在战败之后匆忙西行,他们没有带足过冬的衣物和食物。政府在沿途扮演的角色只是驱赶,没有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用品和哪怕最基本的援助,结果导致几千名乔克托人在路上死亡。
接下来轮到塞米诺人,他们也不愿意妥协,于是第二次赛米诺战争于1835年爆发,美军深入佛罗里达半岛,历经数年,终于击败了塞米诺人的抵抗力量,俘获了大批的塞米诺人,将他们通过水路押送到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少部分塞米诺人留在了佛罗里达半岛南部的大沼泽一带,后来在1855年和美军展开了第三次赛米诺战争,最终在美国的陆军和海军围攻下战败。
作为美国公民的切诺基人也难逃这项清除法案。切诺基人中的精英们,知道自己的实力完全无法抗衡美国,强行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们希望和美国人进行谈判,用五百万美元的价钱,把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交换掉。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人数众多的切诺基平民的反对。这些切诺基平民无法接受出售自己的故土这个决定,于是发起了抗议。从此,切诺基人陷入内乱。1838年,范布伦总统派出军队,对迟迟没有西迁的切诺基人发起了清剿。最终在美军的驱逐下,切诺基人被迫西迁。和乔克托人一样,匆忙西迁的切诺基人,在上千公里的旅途中,因为饥饿、寒冷和疾病而不断倒下,至少有5000人死于沿途。
西迁路上的切诺基人
奇克索和克里克两个部族也随后陆续西迁,听说其他部族的惨状之后,这两个部族没有抵抗,并且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西迁比较顺利。在路过阿拉巴马的时候,一位酋长受到了当地一家报社的采访。这位酋长对报社倾诉时说,这条向西的道路,是一条带着眼泪和死亡的路。当这篇报道发表之后,眼泪之路这个说法便诞生了,并被后世的历史学者们沿用,来描述东部各原住民部族西迁时所走过的道路,甚至也被用来描述《印第安人清除法案》被执行时期的这一段历史。
阿肯色境内的眼泪之路遗迹
到达印第安领地之后,各个民族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开始经营他乡。美国政府答应过他们,在印第安领地里的土地会受到尊重和保护。然而事与愿违,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印第安领地还是受到了美国移民的冲击,更有甚者,领地中的许多区域后来发现了金矿或石油。结果是,美国人再一次对印第安领地里的原住民发动了驱逐,把他们赶进了一个个更小的分散的保留区中。这样的情况直到二战以后才得以改善,因为二战期间,纳瓦霍和奇克索等民族,运用自己的语言,在太平洋战场上担任通讯员,让日本人无法破译美军的情报,立下了赫赫功勋。二战之后,美国人终于意识到历史上对原住民的种种待遇是不公平的,于是才逐步改善了原住民的地位。此后,一些思想开放的原住民开始走出保留区,融入进各行各业,但更多的原住民还是选择留在保留区内,过自己的生活。
来自奇克索部的NASA宇航员约翰·海灵顿
如今,切诺基等原住民部族走过的眼泪之路,被美国政府定为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遗迹,纳入了国家历史小径名录,受到联邦政府的保护,归国家公园署管辖。这条路是原住民不愿回忆的往事,因为这条路见证了他们永远地失去故乡的历史,见证了他们的至少一万五千名部众于沿途的死亡;这条路也是美国这段黑历史所留下的伤疤,它时刻提醒着这个以民主和自由为立国之本的国家,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