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叶酸是女性朋友们在备孕期、孕期甚至哺乳期最可靠的伴侣,作为维生素B族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每天一次不敢忘,被赋予「好孕」的热切期望,还有带着「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庄严使命
叶酸是女性朋友们在备孕期、孕期甚至哺乳期最可靠的伴侣,作为维生素B族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每天一次不敢忘,被赋予「好孕」的热切期望,还有带着「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庄严使命。
然而,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选择变多了,在选择叶酸产品时成功地⋯⋯眼花缭乱了。左手是叶酸右手也是叶酸究竟如何分辨?这个感觉靠谱、另一个也不错,该怎么区别?朋友介绍的叶酸也适合自己吗?只看牌子选择叶酸会错吗?
看完今天的文章,这些疑问通通都不存在了。
叶酸的分类:叶酸有三种,主要分为:膳食叶酸、合成叶酸和5-甲基四氢叶酸
膳食叶酸(Dietary Folate)
膳食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中含量较多。不稳定,在高温烹饪等加工过程中会被破坏,50%-95%会在烹饪过程中损失掉。人体肝脏可以有效地将还原型膳食叶酸转换为5-甲基四氢叶酸。
合成叶酸(Folic acid)
合成叶酸最常见的叶酸,是叶酸的氧化形式,比膳食叶酸更稳定,没有生物活性,在人体内需要经过多个步骤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才能被吸收和利用。合成叶酸代谢过程是这样的:1进入肝脏→2转化为二氢叶酸→3转化为四氢叶酸→4转化为5,10-亚甲基四氢叶酸→5转化为活性叶酸,进入血液为人体吸收,这复杂的过程就是合成叶酸的代谢。
合成叶酸就好比一个闯关的人,每到一个驿站都需要帮手协助升级,直至闯关成功,关键就在于全程畅通无碍,一旦有些转化通路行不通了,叶酸代谢障碍就出现了,5-甲基四氢叶酸就会不足或缺乏,甚至产生未代谢叶酸造成潜在副作用。
5-甲基四氢叶酸(5-MTHF)
5-甲基四氢叶酸是活性叶酸,不需要代谢,直接进入代谢循环,相对合成叶酸更容易吸收和利用。无任何已知毒副作用,目前各组织机构未对其设置剂量上限。
在孕妈妈的血液中,5-甲基四氢叶酸占总叶酸的95%-98%;5-甲基四氢叶酸是脐带血中主要的叶酸形式(平均为总叶酸的89.4%);脐带血中的5-甲基四氢叶酸浓度比产妇的高约2倍。
如何区分合成叶酸与活性叶酸产品?
首先配料表里看成分,配料表中标注为叶酸的基本上都是合成叶酸,活性叶酸在配料表中标注的是“6s-5-甲基四氢叶酸钙”。
其次看营养成分表,我国标签法规定,不论是合成叶酸还是6s-5-甲基四氢叶酸钙,都属于叶酸大类,如果在营养成分表里标注5-甲基四氢叶酸,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定要对这类产品的质量存疑。
还要看叶酸含量,不要被每100克含400μg叶酸等字眼蒙蔽,一定要注意每次补充量是否足够。备孕、孕期补充活性叶酸的标准也是400μg/天,否则是起不到叶酸补充作用的。
除此之外,再加上知道自己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位点的基因型,就能更科学精准地选择叶酸了。
MTHFR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物催化酶,帮助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活性叶酸)。MTHFR的活性(催化能力)主要取决于其C677T基因位点,这个基因位点有三种型态:
CC型(野生型,也就是正常型,酶活性100%)
CT型(杂合突变型,酶活性为65%)
TT型(纯合突变型,酶活性为30%)
除了MTHFR 677 CC基因型外,MTHFR 677 CT/TT基因型都会引起MTHFR活性降低,而酶活性降低会直接导致活性叶酸的转化生成不够,这就叫做叶酸代谢障碍。中国人群的MTHFR 677 TT基因型携带率约为25%。
打个比方,MTHFR就像个水龙头,MTHFR基因正常(CC型),就跟左边的水龙头一样,水量大(活性叶酸转化的多);MTHFR发生基因突变了,就跟右边的水龙头一样,水量小(也就是活性叶酸生成的少)。
出现叶酸代谢障碍,疾病风险升高。
围孕产人群: 胎儿出生缺陷,妊娠并发症等。
儿童青少年: 发育迟缓、抑郁症等。
中老年人群: 脑中风、老年痴呆症风险增加。
2013年,MTHFR基因检测被列入《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作为叶酸使用指导的分子生物学检验之一。
叶酸代谢障碍者不能很好地将合成叶酸转化为人体必需的5-甲基四氢叶酸(活性叶酸),就算补充过高剂量的合成叶酸,依然会存在真正能够被身体利用的活性叶酸缺乏的情况。同时研究发现,如果长期超剂量补充合成叶酸(每天高于1mg),体内还会产生未代谢叶酸,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建议有叶酸代谢障碍的人群,直接补充5-甲基四氢叶酸(活性叶酸)。
参考文献
[1]J.Perinat.Med.2013;41(5):469‒483
[2]JAMA,1995 J.Perinat.
[3]Xenobiotica,2014;44(5):480‒488
[4]王硕文等.5-甲基四氢叶酸预防叶酸缺乏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志,2020,47(10):723-726.
[5]Am J Clin Nutr.1999;69:476-81.
[6]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8:88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