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居士拜佛视频(双林寺的历史历史)

天龙生活圈 40077次浏览

最佳答案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崇庆太后六十大寿,建造了一处仿苏州水乡式样的“苏州街”,并在长河两岸也大兴土木,对倚虹堂、紫竹院、万寿寺都进行大规模修建。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崇庆太后六十大寿,建造了一处仿苏州水乡式样的“苏州街”,并在长河两岸也大兴土木,对倚虹堂、紫竹院、万寿寺都进行大规模修建。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不仅斥巨资修整河道,还命人沿岸种植垂柳。乾隆对此杰作极为欣赏,并写“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的美句以赞叹,甚至将长河视为“蓬莱仙境”。

乾隆帝去往清漪园时率众出西直门,在倚虹堂弃撵登舟,沿长河走水路西行至清漪园、万寿山。经临广源闸时,由于广源闸上下有水位差,需要在紫竹院行宫转闸换船。

那时需等侯广源闸下闸阻拦水流,以调高广源闸以西的水面。然后乘轿撵到广源闸西侧万寿寺码头登船,以逆水拉纤的方式前往清漪园。由此,苏州街、紫竹院、万寿寺成为皇家游览胜地,长河也成了皇帝专用的游览河。

紫竹院行宫主要建筑为报恩楼,是福荫紫竹院的后罩楼,为皇家敕建北方庭院建筑风格。其庭前植玉兰,风景秀丽、淡黛如画,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情与景、形与神、意与象之间的高度统一。

报恩楼为上下各九开间的两层楼房,南向为砖木结构,墙体磨砖对缝。建筑极其精美,青瓦覆顶、雕梁画栋、雅致脱俗。

“报恩楼”的名字是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的,光绪九年(1883年)七月,紫竹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工程,竣工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历时三年。之所以命名“报恩楼”是意在表示主持修建的人对皇太后慈禧及皇上光绪帝的崇拜感恩之情。

主持并出资修建福荫紫竹道院的人叫刘素云,本名刘诚印,人称“印刘”,乃河北河间人,任总管大太监一职,慈禧对其甚为倚重。当万寿寺方丈德果找到白云观方丈高云溪、监院姚霭云商议重修庙宇之事时,他们二人推荐了刘诚印。刘诚印到紫竹院,看到寺周边景色极佳,只是寺院年久失修,部分殿堂坍塌,他深感可惜,于是出资修建。

竣工之时由当时的工部尚书潘祖荫撰写了《福荫紫竹院碑》,记录下修葺的盛况,此次修建后紫竹院脱离了万寿寺,成为独立的行宫。当时紫竹院行宫的规模非常宏大,总计有三处湖泡、房屋七十五间、六座亭、三十七间游廊、四座平桥、两座码头和一座船坞。

可是长河在1908年以后断航了,由于慈禧太后曾经将光绪帝囚禁在颐和园,所以在1908年慈禧和光绪帝先后驾崩后,隆裕太后下懿旨“永不游幸颐和园”。这条繁华一时的水路从此断航,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沉寂。

双林寺是冯保主持建造万寿寺时,为自己建造的一处寺院。明《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五年三月, 建万寿寺一时司礼监大冯保领其事, 先助万金,潞邸及诸王公主缤妃以至各中贵无不捐资, 其藻绘丹(腾)视金陵二大刹不舍倍徒”。这项记载表明,双林寺同万寿寺是同时兴建,主持其事者皆为司礼监太监冯保。

据传,双林寺规模很大,前有山门、金刚、钟楼、鼓楼、天王殿、方丈院、斋堂、禅室等,迭石为山、群卉丛萃。其内还有一个宽阔的塔院, 有佛塔僧塔数座。于慎行《谷城山房集》收录有《双林寺歌》,对其胜景进行了描述:“输来多宝堆成塔, 荤尽黄金布作田。法宫梵宇何连蔓胜地名区看不断, 墓上林园学九陵, 祠前楼阁成双观。”如今,双林寺已不复存在,人们也只能从这些文字著述中窥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