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的意思)

天龙生活圈 63329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作者:夏临与秋笙





另一位与惠施齐名的名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曾经做过平原君门客的公孙龙。其实叫公孙龙的并不止本篇的男主角一人,春秋时期孔子的

作者:夏临与秋笙

另一位与惠施齐名的名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曾经做过平原君门客的公孙龙。其实叫公孙龙的并不止本篇的男主角一人,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石,他的名字也叫公孙龙,但彼公孙龙比此公孙龙早了大约两百年。

咱们这位战国时期的公孙龙,大约与燕昭王、赵惠文王、平原君、孔子六世孙孔穿等人同时代。关于他的籍贯,有赵人说、魏人说,但其实除了能证明他不是秦国人之外,没人说得清他到底是六国中的哪一国人。

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说,公孙龙的事迹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记载,那是在燕昭王破齐之后(看官们可以复习一下战国风云之铁血悍将中的乐毅和田单篇,一个连破齐国七十余城,另一个以孤城火牛阵复齐)。公孙龙劝燕昭王见好就收,罢兵止战,燕王表面上答应会与群臣商议,但公孙龙从“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这件事中直接就揭穿了燕昭王是不肯罢兵停手的。

接下来公孙龙就来到了赵国,钱先生推测他一开始就做了平原君家的门客。赵惠文王有一次对公孙龙说:“哎呀,我致力于和平事业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天下怎么就老打仗总也不太平呢?”公孙龙嘲讽道:“要过太平日子得有兼爱天下之心,秦国攻占赵国城池,大王您就穿上丧服;赵国攻占齐国城池,您就开趴踢庆祝。这可不是什么兼爱之心,您这是双重标准啊亲,怎么可能天下太平呢。”彼时秦赵结盟,两国相约,秦国要做什么事,赵国必须协助;而赵国要做的事,秦国也必须协助。结盟没多久,秦国攻魏,那还了得,赵魏两国唇亡则齿寒,赵国便想去救援魏国。这时候秦国派使者来赵国,斥责道:“你们不帮着秦国反而向着魏国,这不是违反秦赵之约么?”赵王找来平原君商议,平原君再回去找公孙龙咨询该怎么办。公孙龙说:“这容易,大王也可以派使者去秦国责备他们,我们赵国想要救援魏国,你们不协助我们岂不是也违反秦赵之约吗? ”吕氏春秋中讲的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公孙龙做为辩士的功力以及他早期受墨家影响的事实。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在魏国与楚国合力救援之下,邯郸才得以保存,赵国暂时避免了灭顶之灾。战后虞卿欲替平原君向赵王请封,作为平原君门客的公孙龙却极力劝平原君推辞。他说,“论军功,您不曾覆军杀将;论政绩,您身为赵相,不过是因为宗亲身份,并非您有多大才能。您获得封地,无功却不谦让;身佩赵国相印,无能却不推辞,国人众志成城抗击外敌有功,却只有您受封。何况由虞卿出面替您请封,不管事成与不成,您都欠他一个人情。为君计,不如辞而不受。”平原君采纳了公孙龙的建议。

公孙龙在平原君府中是受到优待的,但这看上去和谐的宾主关系,结束得却不怎么令人愉快。齐国使者,出身于稷下学宫的学者邹衍,来到赵国的时候,与公孙龙在平原君府有过一次关于“白马非马”的辩论。座中诸人皆赞同邹衍的观点,此后平原君“乃绌公孙龙”,也就是把他打发走了。

纵观公孙龙一生,基本也就是做做门客,他在政治上的作为远远不如在学术上的成就。公孙龙的著作《公孙龙子》,有十四篇被录于《汉书.艺文志》,今存六篇。同为名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惠施,既在魏国政坛 叱咤风云 四十余年,又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相对于一直与饥饿做斗争的庄子和一辈子做门客的公孙龙,那真算得上人生赢家了。

那么公孙龙又是凭什么与人生赢家惠施齐名的呢?这就要说到他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了。而关于这个命题,公孙龙和孔子六世孙孔穿以及上文说到的邹衍都进行过辩论。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人们常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哦,公孙龙说白马不是马,白马怎么就不是马呢,那不是扯淡吗?”白马非马的“非”字并非只有“不是”这一种解释,如果译作“有别于”或“不等同于”,就很好理解了。大致可以这样解释:白马=白+马,仅指白色的马;而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颜色,所以白马和马是有差别的两个概念,不能将白马完全等同于马。

此外,公孙龙还将这个命题做了些补充:假如非要无视颜色这个特殊性,将白马等同于马,那么黄马、黑马也可以等同于马;既然白马=马,黄马、黑马=马,那得出的结论就是白马=黄马或黑马咯,但其实大家都知道白马≠黄马或黑马。

在公孙龙与孔穿的辩论中,他还抬出了孔穿祖先孔子的言语来驳斥对方。《公孙龙子》里是这么说的:“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蚊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

这段话大意是,楚王曾经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要去寻找,楚王就说了,楚人(我)丢了弓,楚人(别的楚人)又拾了去,何必再找呢?孔子得知后说,楚王不够仁义,怎么能拘泥于楚人呢,只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公孙龙借此说道,既然孔子都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那我把白马与马进行区别也是向孔子学习,先生修习儒术却反对我白马非马的命题,岂不是也就间接否定了孔子的话吗。孔穿对此是何反应呢?“无以应焉。”

如果说“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最广为人知的哲学命题,那么“离坚白”就是他最为著名的理论观点,与惠施的“合同异”齐名。对《公孙龙子.坚白论》的理解是层层推进的。第一层意思是说,一块坚硬的白石头,光凭目测,只能看出这是一块白石头,它是否坚硬是看不出来的,即“无坚”;如果凭触觉,则可以摸出这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但是却摸不出它的颜色是白色,即“无白”。总之,不论是看还是摸,不是“无坚”就是“无白”。看官要说,那我同时即看又摸不就得了。在此不能用这种常识性思维来理解这个哲学观点,因为视觉和触觉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感觉,正如坚和白是石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特点。

第二层意思是,你既不可以用眼睛同时看到“白”与“坚”,也不能用手同时摸到“坚”与“白”;这二者是分离的,所谓分离,就是一个特性显露的时候,另一个特性隐藏起来。白色这个属性,并非某种物体(比如石头)特有;坚硬这个属性,也非某种物体所特有。即万物皆可有坚、皆可有白,因此坚和白两种属性不仅仅存在于石头上,举个例子,人的牙齿也是又白又硬的嘛。

一般来说,坚、白等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虽然可以单独地被人的抽象思维所把握,但只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仍然不是独立的存在。然而,《坚白论》的第三层意思,就是把坚、白等属性,从具体事物中割裂出来,当作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出,公孙龙的离坚白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与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类主观唯心主义不同,公孙龙所秉持的“坚或白等抽象属性脱离于具体事物而成为独立存在的实体”,当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如此不同于常理的命题,如此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也难怪公孙龙与邹衍在平原君府辩论时,在座诸人都站在邹衍这边,从而导致了他被罢黜的结局。

公孙龙的离坚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其思想方法是形而上学,但其实他还有具备唯物主义因素的观点,比如名实论。对《公孙龙子.名实论》的理解也要层层推进。第一层意思,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即“实”;我们为了区分万物而取的代号,即“名”;名实论就是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层意思,由于习惯和定义方法上的不同,同一名称在不同的人眼里可以反映不同的事物,比如泳衣这个称呼,有人认为是连体泳衣,也有人认为是比基尼;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名称,再比如,同样是比基尼泳衣,有人就偏要称之为三点式。而且,不同个体的认识层面或者说标准不同,他们对某一种“名”是否能指代“实”是有不同见解的,举例来说, “美女”可以指代什么样的女子,十个人里大概就有十种不尽相同的观点。

第三层意思,既然有了分歧,那就要在沟通中达到思想意识上对某个“名”代表某种“实”的共同认可,这一过程就是重新审视名实关系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正名”。名正就是事物的名和实相符合,这样事物之间就有了界限而不会相互混淆。

名辩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中,惠施的著作散佚,其思想多见于《庄子》,但也并不系统;公孙龙的著作虽然遗失大半,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对他的思想有比较完整的了解。

看官们要说,研究这玩意儿有啥用?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这样评论惠施和公孙龙:“他们的辩论当然不是闲磨牙,而是具有宇宙观或本体论的意义。当然这也不是一种概念的游戏,而是两种思想方法的反映。”名辩学派的惠施与公孙龙与希腊古代思想史上的那些哲学家相似,醉心于宇宙根源问题,认识自然、追求知识技能,这在素以“贤人作风”为特色的中国哲学舞台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位哲学家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抽象思维能力、细密的论证能力以及逻辑学方面的成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可惜的是,在古代中国,他们的智者气象只是昙花一现。

---------------------------------------------------------------

我是剧透分割线

下篇写谁,还没想好,光惠施和公孙龙就已经让作者头昏脑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