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1月底,随着年报的密集披露,有些上市公司手中的业绩预喜还未“焐热”,转眼间就化为“平地一声雷”。有些上市公司原本盈利几个亿,突然之间却巨亏十几亿甚至数十亿。
1月底,随着年报的密集披露,有些上市公司手中的业绩预喜还未“焐热”,转眼间就化为“平地一声雷”。有些上市公司原本盈利几个亿,突然之间却巨亏十几亿甚至数十亿。
据Wind不完全统计,1月29日晚有2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商誉减值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1月30日早盘,A股商誉减值地雷集中爆发,一场商誉风暴正在席卷A股。商誉减值这个概念一夜之间火了。
1月30日早盘,多支因商誉减值而业绩巨亏的股票大跌至跌停。
什么是商誉?为什么会减值?
商誉的英文名叫“goodwill”,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因为对企业未来充满美好愿望,而愿意付出的超额对价。商誉主要发生在企业并购重组的时候。举个例子,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被收购公司的市场估值为10亿元,但是注册资本以及固定资产、实际资产只有1亿元,难道这次收购要亏损9亿元?
谁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被收购的公司会说,你看我每年都有稳定的盈利,这9亿元就转移到了公司稳定的盈利预期中,因此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就多了9亿元的商誉。换句话说就是按照市场的估值进行的收购,并不是按照实际的资产价值进行收购,差额部分被上市公司财务作为了商誉。
可是商誉这种东西,产生起来很任性,消失起来更任性,可能说没就没了.
上市公司收购的企业并不是都能赚钱的,可能也存在亏损以及估值的下降,如果估值下降了,那么对于商誉来说就是极大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开头所提的商誉减值。因为公司估值、运行等情况存在着较大变故,所以每一年、每一季商誉也会存在变化,在大幅商誉减值的情况下,就存在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的风险。
哪些情况会导致商誉减值?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年末不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并且被并购的标的出现以下七种情形,应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1.现金流或经营利润持续恶化或明显低于形成商誉时的预期,特别是被收购方未实现承诺的业绩;
2.所处行业产能过剩,相关产业政策、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状况或市场竞争程度发生明显不利变化;
3.相关业务技术壁垒较低或技术快速进步,产品与服务易被模仿或已升级换代,盈利现状难以维持;
4.核心团队发生明显不利变化,且短期内难以恢复;
5.与特定行政许可、特许经营资格、特定合同项目等资质存在密切关联的商誉,相关资质的市场惯例已发生变化,如放开经营资质的行政许可、特许经营或特定合同到期无法接续等;
6.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明显提高,且没有证据表明短期内会下降;
7.经营所处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突出,如面临外汇管制、恶性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恶化等。
证监会此举旨在增强上市公司商誉减值评估结果的真实合理性。同时,遇到这7种情形,投资者也可以合理判断该上市公司的商誉是否需要减值。
为什么商誉减值会在这个时节点集中爆发?
其实商誉减值集体爆雷早有征兆,每一轮并购大潮后,就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高峰。业内人士指出,2014年到2016年是A股市场并购重组高峰,而并购业绩承诺一般是三至四年,这意味着2017年和2018年可能成为商誉减值集中爆发期。
为何集中在1月底这个时间点集中计提商誉?有业内人分析称,2018年底有专家提议商誉计提改成逐年摊销的方法,也就是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并且减记方式应该是“渐进式”的。
这一“政策预期”导致很多公司在2018年业绩中集中计提,主动把商誉减值的“雷”爆掉。比如某些上市公司每年净利润为几千万元,商誉有几亿元的情况下,如果摊销时间为三年,那么每年摊销的商誉大于净利润,持续三年业绩亏损,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的风险。所以这样计提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坏账”一笔勾销,不影响后续年度的业绩。
而根据沪深交易所规则,1月31日是年报业绩变动超50%的上市公司发布预告的截止日期。所以上市公司因为计提商誉而产生业绩巨亏后,集中在1月31日之前进行业绩变更公告。
当前市场谈商誉色变,资本市场反应也十分敏感。但是商誉是中性的,就像“菜刀”本无好坏,主要看握着它的人想干什么,能力如何。对一家公司来说,并非高商誉就一定是坏事,纵观国际市场,不少行业巨头均有着较高的商誉。所以,我们应看重的是上市公司收购资产后的盈利能力,或者被收购资产与上市公司是否产生协同效应。通过高溢价并购形成的高商誉,投资者则要小心了,遇到这样的公司,赶紧绕开它。